Please wait a minute...
 
主管单位:广东省科学技术厅
主办单位:广东省科技合作研究促进中心
编辑出版:《电脑与电信》编辑部
ISSN 1008-6609 CN 44-1606/TN
邮发代号:46-95
国内发行:广东省报刊发行局
《电脑与电信》唯一官方网站。
电脑与电信  2024, Vol. 1 Issue (6): 95-98    DOI: 10.15966/j.cnki.dnydx.2024.06.019
  教学改革 本期目录 | 过刊浏览 | 高级检索 |
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大学程序设计类 课程混合式考试模式研究

 深圳技术大学大数据与互联网学院

Research on the Blended Examination Mode of Programming Courses in Applied Universiti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Engineering 
Shenzhen Technology University
全文: PDF( KB)  
输出: BibTeX | EndNote (RIS)      
摘要 针对应用型大学程序设计类课程的考试模式,分析了传统理论笔试与新兴在线评测式考试的侧重点与相关性。两种考试模式各自侧重于不同的能力考察,分别只能反映学生能力的一个侧面。为适应新工科教育理念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提出并实践混合式考试模式,同时为此设计了一个综合考试系统。实践表明,这种混合式考试模式能更好地体现学生对程序设计类课程知识的综合掌握程度,该考试系统为混合式考试模式的执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服务
把本文推荐给朋友
加入引用管理器
E-mail Alert
RSS
作者相关文章
关键词 程序设计新工科应用型大学混合式考试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focus and relevance of traditional theoretical written exams and emerging online evaluation exams for programming courses in applied universities. Each exam mode focuses on di?erent abilities and can only re?ect one aspect of student capabilities. To adapt to the new engineering education concept and the needs of applied talent training, this paper proposes and practices a blended examination mode and designs a comprehensive exam system for it. Practice shows that this blended examination mode can better re?ect students’ comprehensive mastery of programming course knowledge, and the exam system provides strong support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blended examination mode.
Key wordsprogram design    new engineering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y    blended examination 
年卷期日期: 2024-06-10      出版日期: 2024-11-04
引用本文:   
郭云镝 傅向华. 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大学程序设计类 课程混合式考试模式研究[J]. 电脑与电信, 2024, 1(6): 95-98.
GUO Yun-di FU Xiang-hua. Research on the Blended Examination Mode of Programming Courses in Applied Universiti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Engineering . Computer & Telecommunication, 2024, 1(6): 95-98.
链接本文:  
https://www.computertelecom.com.cn/CN/10.15966/j.cnki.dnydx.2024.06.019  或          https://www.computertelecom.com.cn/CN/Y2024/V1/I6/95
[1] 李宗辰  叶 东  张 颐. 人工智能背景下视频侦查技术课程内容建设研究[J]. 电脑与电信, 2024, 1(5): 43-.
[2] 汤倩媛  郭云镝 . “新工科”背景下非计算机专业数据 结构实践课程探索[J]. 电脑与电信, 2024, 1(5): 57-.
[3] 张碧仙. 新工科背景下计算机专业与现代医学 融合的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研究 ——以福州理工学院为例[J]. 电脑与电信, 2024, 1(3): 21-.
[4] 林亚娜. 新工科导向的软件测试课程多元化建设研究[J]. 电脑与电信, 2024, 1(3): 56-.
[5] 马 力 董 敏 王鹏騛 李瑞阳. “新工科”背景下电磁场与电磁波实验课程的教学创新设计[J]. 电脑与电信, 2023, 1(7): 1-3.
[6] 李姗姗 李 忠.
新工科背景下数科专业数据挖掘与分析课程建设
[J]. 电脑与电信, 2023, 1(4): 28-.
[7] 赖义汉 王清辉 傅智河 刘凤琳. “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电子信息类 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 电脑与电信, 2023, 1(11): 33-36.
[8] 颜珍平 颜谦和 刘志成.
新工科背景下物联网技术概论课程
思政教学研究与实践
[J]. 电脑与电信, 2022, 1(8): 15-19.
[9] 邹津婷 张启美 李秋月 刘治齐.
新工科背景下物联网专业电子技术课程
教学创新改革实践
[J]. 电脑与电信, 2022, 1(6): 24-.
[10] 王 华.
基于大数据团队建设的专业课程融合
[J]. 电脑与电信, 2022, 1(3): 26-.
[11] 唐存东, 王志平 张凌晓 李中书.
面向新工科的软件工程“分层多方向”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J]. 电脑与电信, 2022, 1(10): 12-16.
[12] 尹小华 张 毅 王晋华. 应用型本科混合式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践 ——以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为例[J]. 电脑与电信, 2021, 1(9): 5-10.
[13] 凌财进. 新工科背景下高职院校基于CDIO的大数据技术 与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电脑与电信, 2021, 1(7): 29-.
[14] 蒋传健. 基于STEAM的新工科产学教融合模式的探索[J]. 电脑与电信, 2021, 1(4): 27-29.
[15] 刘 芳. 面向新工科的软件工程经济学实验教学框架研究 [J]. 电脑与电信, 2021, 1(4): 78-81.
No Suggested Reading articles found!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Copyright © 电脑与电信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广州市连新路171号广东国际科技中心 邮编:510033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
粤ICP备05080322号-4